随着数字经济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,“人工智能 + 能源” 已成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。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 “远东股份”,股票代码:600869)凭借 “电能 + 算力 + AI” 的前瞻性战略布局,已在能源与算力融合领域形成先发优势,成为行业转型中的重要参与者。
织就能源与算力的超级“血脉网络”
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,其背后的能源支撑问题日益凸显。公开数据显示,一台 EUV 光刻机年耗电量达1000万度,可满足5万人小镇全年用电;GPT-4 单次训练耗能约 1.28 亿度,相当于 30 万个普通家庭月均用电量。稳定、高效、清洁的能源供给,已成为算力竞赛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而能源的传输效率与清洁度,则直接决定了算力产业的发展上限。
在这一行业背景下,远东股份自创立以来便坚守电力能源主业,并较早锚定 “电能 + 算力 + AI” 战略方向。经过四十年深耕,公司已构建起贯通能源与算力的 “血脉网络”,在特高压、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形成技术与项目优势,为能源与算力的协同增效提供支撑。
在特高压输电领域,远东股份的技术突破尤为显著。其自研的 “大截面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” 将导电率较传统导线提升 2%,看似微小的提升背后,意味着每公里线路每年可节省 2500 度电。目前,该产品已应用于 “白鹤滩 - 浙江 ±800 千伏特高压”“昌吉 - 古泉 ±1100kV 超高压” 等 30 多条国家级特高压线路,助力西部清洁电力跨越 2000 多公里输送至江浙地区,为东部算力核心区提供稳定绿电保障。
新能源领域,远东股份的 “跨界能力” 进一步凸显。其风电电缆产品达到全球顶级水平,远销十余个国家,连续多年获评 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”;光伏电缆覆盖陆地、水上、建筑全场景,服务全球上百个光伏电站;江苏如东远东海缆数智灯塔工厂一期已投产,不仅顺利交付多项海缆工程,还与华电、徐闻投资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,深化产业链合作。此外,公司 “华龙一号” 反应堆内专利技术支撑核电电源侧供给,且较早参与中国合肥 EAST 可控核聚变项目,联合头部科研机构攻关超导带材、可控核聚变电缆技术,并持续深化与 BEST 的合作,不断夯实能源领域技术壁垒。
“算力+AI”深度融入发展脉络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,远东股份正将 “算力 + AI” 深度融入业务全链条,形成 “电源侧筑基 + 装备侧赋能” 的双维度发展路径,在数据中心服务、液冷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数据中心作为算力核心载体,其电力传输与散热需求尤为关键。远东股份已积累深厚的 data center 服务经验,先后为中国电信京津冀数据中心、阿里乌兰察布云数据中心等 200 余个大型数据中心提供电力传输支持。在服务过程中,公司敏锐洞察到数据中心的散热痛点,进而启动服务器散热产品研发布局;随着 AI 芯片功率激增,行业对冷却方案的性能要求升级,远东股份进一步开展液冷技术研发,目前已形成关键技术储备。
记者了解到,2024 年 9 月,远东股份取得全球顶尖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在中国的稀缺 Vendor Code(供应商代码),将为该企业供应高速铜缆、智驾数据传输线、车载线、电源线、连接器等多款产品。基于这一合作,公司叠加过往液冷技术积累与铜复合材料领域优势,组建专项团队推进产品升级,针对该顶尖 AI 芯片公司的产品开发完全自主的液冷散热核心技术,助力芯片液冷板的技术迭代;同时,新一代液冷技术已进入开发送样检测阶段,相关产品也同步与国内芯片领域龙头企业及主流云运营商推进合作。
“电能+算力+AI”开辟行业新蓝海
当前,人工智能已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领域,也是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。在 “人工智能 + 能源” 政策红利释放的背景下,远东股份正以 “电能 + 算力 + AI” 为核心,持续推动业务向 AI 领域延展,重点布局高速连接及连接器、高速铜缆、多模光纤 / 空芯光纤、HVLP 铜箔、AI 服务器 BBU 及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核心方向。
从特高压输电到新能源供给,从数据中心服务到液冷技术突破,远东股份的布局始终紧扣能源与数字融合的核心需求。未来,随着 “AI + 能源” 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,公司或将进一步发挥技术与产业链优势,为制造业全面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,同时在绿色、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构建中,持续探索能源与数字融合的新路径,为我国 “人工智能 + 能源” 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。
系统提示
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,下载《追溯平台申请书》,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,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