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“三年倍增”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明确到2027年底,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,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,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。
这一宏伟蓝图不仅将直击电动汽车“里程焦虑”痛点,更意味着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将迎来质的飞跃。作为配套关键部件的线缆行业,在这场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的充电设施投资浪潮中,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。
一、政策全景:充电设施建设迈向“量与质”的双重跨越
行动方案名为“三年倍增”,实则是从“量、质、域”三个维度的全面升级。到2027年底,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,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。该方案明确提出了细分领域的具体目标:城市区域将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,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;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“超快结合”充电枪;农村地区则至少新增1.4万个直流充电枪,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。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,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,而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支撑,其服务能力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。
当前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仅45.5千瓦,尚不能有效满足节假日高速公路、城市热点地区等快速补能场景的充电需求。行动方案明确在重点城市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,进一步优化设施功能结构。
二、线缆需求:电力传输“动脉”迎升级考验
充电网络的大规模扩展与升级,对作为电力传输关键载体的电缆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更大需求。从城市核心区到高速公路,再到广大农村地区,充电网络实现“从有到优、从优到广”的跨越过程中,电缆将在输电、配电、连接等多个环节发挥关键作用。大功率直流充电设施对电缆的载流量、耐压性能、散热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。随着充电设施密度提升和功率增大,电网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面临挑战,配套电缆需具备更高安全性、更强抗干扰能力和更长使用寿命。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、农村电网升级等场景中,适用于复杂环境的阻燃、防潮、防腐蚀电缆需求将显著上升。
车网互动(V2G)技术的推广更带来新的技术挑战。行动方案提出新增双向充放电设施超5000个,反向放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。V2G技术要求电缆不仅能够输送电能,还需支持双向流动、智能控制与数据通信。这对电缆的结构设计、材料选择、信号传输性能等都提出了新要求,推动行业向“智能化、功能集成化”方向发展。
三、技术挑战:大功率充电推动线缆标准全面提升
“三年倍增”行动不仅是数量的扩张,更是技术标准的全面提升。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加速渗透为产业链带来业绩增量,对桩和模块环节提出更高技术要求(包括功率密度、充放电效率、散热安全等)。大功率充电桩需要匹配更粗线径、更高耐压等级和更强散热能力的专用电缆。7KW充电桩通常需要6平方毫米线缆,而当功率进一步提升至250千瓦以上时,对电缆规格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。
行动方案多次强调“加强安全管理”,要求充电设施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”设计建设,充电桩及配套设备需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 。
这意味着从电缆生产到施工安装,全链条都将面临更严格的质量监管。符合国家标准、通过认证的高品质电缆将成为市场首选,低质、非标产品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。
四、企业应对:线缆行业加速产品创新与战略布局
面对充电设施建设带来的新需求,线缆企业要积极布局,研发具有高性能、高安全性、耐腐蚀、耐候性好、机械强度高的新能源充电桩电缆,有效应对充电过程中的高温、高压等挑战,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稳定。
业内专家表示,充电桩电缆需要在-40℃至70℃的环境温度下保持正常工作,并具备耐油、抗紫外线、抗机械应力等特性,才能保证充电安全和使用寿命。
充电设施“三年倍增”行动方案中提出的“五大专项行动”,包括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、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、车网互动推广等,均对基础设施的核心部件——电缆的性能与可靠性提出了严苛标准。
无论是城市新增的160万个直流充电枪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4万个“超快结合”充电枪,还是实现全面覆盖的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,都需要性能卓越、品质过硬的产品作为支撑。
五、未来展望:电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
“三年倍增”行动方案不仅是充电基建的提速计划,更是电缆行业向高质量、高标准、高可靠性转型的重要推力。
随着充电网络不断加密、技术持续迭代,电缆企业需紧跟政策导向,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,才能在“双碳”目标下的新能源基建浪潮中把握机遇。
政策推动下,充电桩赛道将从“政策红利期”过渡到“商业成熟期”。行业竞争点不再是“桩多”,而是“桩好 + 网联 + 数据闭环”。同样,电缆企业也需要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,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。
未来三年,电缆企业将在充电桩建设的浪潮中,迎来产品升级、市场扩容的发展机遇。只有那些注重技术创新、质量过硬的企业,才能在这场千亿级的市场盛宴中占据先机。
配电网升级改造是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之一。政策要求将充电设施接入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,重点围绕城市核心区、高速公路服务区、交通枢纽等开展配电网架优化、台区增容等建设改造。
随着充电设施密度提升和功率增大,电网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面临挑战,配套电缆需具备更高安全性、更强抗干扰能力和更长使用寿命。
系统提示
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,下载《追溯平台申请书》,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,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。